王铁牛—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,擅长油画。
2005年,王铁牛决定创作油画作品《杨靖宇将军殉国》。为了塑造如此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,王铁牛来到杨靖宇牺牲的地点,于同样的月份(2月),同样的天气情况(晴),同样的时间(下午3点左右),置身于真实环境中,用心感受杨靖宇将军当时所在的情境,在严寒下写生。

王铁牛通过画作将人物的情感表现得非常内敛,通过人物动作、姿态、神情来展现力量和悲壮,不落俗套。人物面部塑造突出杨靖宇身受重伤后,意识渐渐模糊的特殊情境下,仍然尽力握住手中枪,仍然尽力睁开眼,仍然顽强坚持到战斗的最后一刻……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透过画面感受强烈,这幅生动的画作受到各界好评如潮。
2019年,王铁牛又萌生了重新创作《杨靖宇将军殉国》的想法。他说,这几年间,我又加强了对党史的学习,大量翻阅东北抗联历史资料,心中感慨万千,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这片土地上,爬冰卧雪,孤悬关外、在广袤的白山黑水间与敌周旋, 苦斗长达14年之久,以无畏的牺牲诠释了理想、信仰与忠诚,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荡气回肠的慷慨悲歌!杨靖宇将军“坚持真理,忠心报国,艰苦奋战,英勇献身”的一生,感天动地,可歌可泣。他说,对东北抗联的了解越深刻,心中就有了火一般的创作热情。
王铁牛废寝忘食的画着,严苛的要求自己抓住每一个细节来刻画人物,希望能用自己用心做画的每一笔表达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。
为了呈现最好的作品,他还广泛征求意见,邀请同为抗联名将的周保中将军的女儿周伟看看自己的作品,恳请提出意见。
周伟女士看到发来的作品照片,心情非常激动。她说:“通过我父亲的日记,我能深切感受到父亲对杨靖宇将军的钦佩之情,王铁牛作为一位有情怀、有使命感的画家,这幅作品对人物的刻画让人动容。”随即,他给王铁牛写下了这样一封信。

尊敬的王铁牛先生:
您好!谢谢您信任我,您发来调整的作品,我觉得每一幅画面都非常好,设计的人物环境真实而生动,好像第三幅色彩更明亮突出。
我看了很久很久,最后被吸引到杨将军的面部表情上,特别是他的眼神、面颊和嘴唇的描写,觉得您太像一位医生了,那样精准细腻的刻画出杨将軍胸部受到致命枪伤后的一切变化,如剧烈的疼痛、严重失血,甚至视力都可能模糊的情况下,他忍受巨大痛苦坚持不能倒下,竭尽全身气力射出仇恨的子弹……。这就是作品告诉我的一切,告诉我一位中国共产党的勇士面对敌人的气概!
当细细品味您的作品时,我禁不住眼泪流下。我的父母都是他的战友,东北抗日联军全体将士十四年与日本侵略者的苦斗经历历历在目。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,是多少尸骨铺垫的。
伟大的作品,不忘初心!谢谢您。
周 伟
2019年10月14日
这幅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、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展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