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说杜维明对儒学的兴趣是一种缘份,那么将缘份的火花发扬光大,自觉去培养、开发这种缘份,则是他进行儒学研究的第一步。对于儒学,不是传统的继承,而将它与现代社会的发展、与人类生存碰到的困境联系起来,提出创见性的回应;儒学文化小到与个人、与家庭,大到与与社会、与世界,其孕育的温情资本建立了一种和平共存的价值观,这是他形成的新的儒家思想。
透过哲人的思想,我们看到一缕苍劲有力的智慧的光芒,饱含对中华文化的热爱,对民族复兴的深情,对儒学文明能够对话世界的坚定信念。
“自己最亲近的人,父母、兄弟、姐妹、妻子受冷受饿,所以你就有一个不忍,但是对一个路人,有的时候可以不关心。假如你把对你亲近的人的不忍的情,慢慢地向外推,叫推恩,推到家族、推到社会,乃至推到路人,那你的仁、你的爱就扩展了,就像水位一样,如果积得比较高,那闸门开了以后就流得远,如果水位很低,那流出来以后,前面有洞,填满了,就流不下去。”
——哈佛大学教授 杜维明
嘉宾简介:
杜维明,祖籍广东南海,1940 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。中国当代著名学者,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,是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。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,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,国际哲学学会名誉院士(代表中国)。先后求学于台湾东海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,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、伯克利加州大学。自1981年,一直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担任历史及哲学教授,其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,还曾担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。长期以来,致力于儒学第三期发展、诠释中国文化、反思现代精神、倡导文明对话,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。